下午在回程的路上,前往石岡「土牛客家文化館」,此地為早期傳統建築樣貌,但建築外觀卻非常新。原來是九二一震災後所重建的,館內陳設地震後各方搶救出來的珍貴文物,以當年原來的樣貌重建擺設。此地(石岡鄉土牛村)原是地方望族劉文進((父子五人均為貢生)家中伙房(一大家人共同在一個屋簷下開火煮食的地方)的基地,也代表當地的風土特色,因此災後重建,也保留客家文化的歷史價值。
利用腳力來搗碎東西
古代沒有資源回收對於書本紙張可不能亂丟必須送入惜字亭中燒盡,然後供於制字先師倉頡之神位前,最後才恭送入河海。
在半月池邊餵鴨子
接著我們沿著指示牌前往「五福臨門神木」。這裡是由一棵數百年的樟樹及相思樹、楠樹、楓樹、朴樹五棵樹合抱而成的巨樹,但後來因颱風的因素,部分樹木已枯,走進這裡,巨樹撐起一把大傘,綠意盎然,樹根盤枝錯節,感受老樹無比的生命力。
最後一站,我們前往「石岡農會碾米穀倉」,這是一座三層樓超過六十年的日式建築,閒置已久的他,原先面臨被拆除的危機,但在九二一地震中卻仍然屹立不搖,經建築師仔細探究,穀倉的建築是當時日本人以防震結構工法所建造,使用質地堅固台灣杉木,並採大柱樑柱的工法,以竹片為主幹,敷以黏土,以減輕建材重量,增加抗震功能。地震後進行整修保存成為古蹟。
一樓陳列日據時代至今的古董碾米機。
一間間挑高的穀倉。
有趣的小閘門設計,小媗還在裡面找到稻殼呢!
目前只開放一樓,樓上樓層並未開放參觀。
穀倉外,擺放一座石磨,熱情的養護人員還特地架設支架,讓我們體會石磨的操作,要依循順時針的方向,不能用蠻力,轉彎處要拿捏好方向,才能順利轉動。據他描述,目前石岡賣的豆漿都還是用石磨來磨,還真是純手工。
下午,在石岡鄉感受到當地對傳統文化的用心呵護,老的古蹟應該被珍視,讓這一輩的我們了解先人的生活智慧,感受他們簡樸閒靜的生活態度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